为推动药品研发成果转化,促进首都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,第二分局依据《北京市创新药品项目制服务管理工作机制(试行)》,聚焦辖区创新药品研发痛点堵点,以“提前介入、一品一策、全程指导”为抓手,协同联动,精准发力,助力创新药品加快研发上市。截至9月,支持辖区内8个在研创新药品种评估纳入市药监局项目制,累计纳入品种数量共31个。
压实责任,精准对接。第二分局严格落实创新药品项目制管理职责,对辖区纳入项目制管理的品种,第一时间响应机制要求完成纳入评估,明确专人负责,3个工作日内对接服务,实行“企业—分局—市局”多渠道沟通机制。针对纳入品种,全程跟踪研发、注册、生产,动态更新进展台账,确保企业需求“有人接、有人办、有人回”,实现需求响应率100%。
靠前服务,助推审批。围绕创新药品项目制品种生产许可环节,第二分局主动将服务端口前移,提前指导企业完善场地布局、质量管理体系等申报材料,避免因材料问题延误审批。积极与市药监局药品注册管理处和药品生产监管处沟通协调,及时派出检查组进行现场检查,在符合相关法规前提下当日办结并上传审批建议,提高办理效率,加速办理进度,审批时限由平均7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。
全程指导,凝聚合力。围绕创新药品项目制品种研究、注册申报环节,主动对接市药监局协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,涉及多个部门的需求,通过跨部门沟通会,集体研究、共同协商解决。同时,加强与属地单位联动,共享企业研发进展信息,联合开展政策解读,为企业提供“一品一策”定制化指导,确保国家和北京市鼓励政策精准落地。
下一步,第二分局将持续深化创新药品项目制服务管理工作机制,聚焦辖区更多在研创新药品,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、提升响应效率,以更精准的监管、更优质的服务,推动创新药研发成果快速转化。
(药品注册管理处、药品生产监管处、第二分局联合供稿)